环球平台登录入口-有一手生产加工、定做多种聚乙烯板材

多种链条导轨、PP板、聚乙烯板材、尼龙制品等产品
环球平台登录入口 服务电话 13395343281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0534-5545888

传真:0534-5545888

手机:13395343281

邮箱:sdjths@163.com

地址: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56号

第五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赣南脐橙网络博览会)_新华网


来源:环球平台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1-13 01:36:29

  1979年赣州从华中农业大学引种纽贺尔等8个脐橙品种,由此拉开了赣州脐橙大发展的光辉历程。多年来,赣州陆续实施 兴果富民、建设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培植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历届党委政府常抓不懈,广大果农艰苦奋斗,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赣南脐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种植生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将脐橙种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了其它产区不能够比拟、具有固有独特外观和内在品质的脐橙优势产区;找到一条助民增收的好途径,赣南脐橙成为赣州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和农民的摇钱树;实现我国加入WTO后抵御国外脐橙入侵桥头堡 的战略部署,赣南脐橙成为赣州最有特色、最有优势和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成为全国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

  赣南脐橙被列入国家11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明商标、中华名果、全国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首等称号,品牌价值达43.22亿元。

  近年来赣南脐橙全面实施国家标准、无公害种植,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华名果”称号,被评为“中国十佳区域公用品牌”之首。赣南脐橙生产基地被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赣州变成全球脐橙种植培养面积最大、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第一的脐橙主产区,赣南脐橙越来越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赣南脐橙特点为浓、香、靓、清,浓即为酸甜可口、脆嫩汁多、风味浓郁;香是内质丰富、芳香诱人、幽香满堂;靓为着色充分、橙红色艳、光洁靓丽,清为清火养颜、理气和中、防癌健身,深受消费者欢迎。

  果大皮薄,橙红鲜艳,外形好看,肉质脆嫩,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品质上乘。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类营养成分,据检测,每100ml鲜脐橙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1—15%,糖11.0—13.0g,柠檬酸0.80—0.95g,热量207J,蛋白质0.9g,脂肪0.2g,氨基酸203.9mg,维生素A0.127mg,维生素B10.08mg,维生素B20.03mg,维生素C55—75mg,并富含钙、铁、磷、镁、钾、钠等元素。还含有维生素P、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R)—柠檬油、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柠檬苦素类似物、甘油糖脂质、吖啶酮、果胶等防癌物质。

  为了更直观识别赣南脐橙,从2013年开始,赣州逐步建立赣南脐橙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广使用赣南脐橙专用标识。标识主要有箱贴与果贴两种,凡是使用了专用标识的,都可通过手机二维码扫描、登录赣州市果业局追溯网站(、拨打4008095315电线等方式识别。

  1979年赣州从华中农业大学引种纽贺尔等8个脐橙品种,由此拉开了赣州脐橙大发展的光辉历程。多年来,赣州陆续实施 兴果富民、建设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培植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历届党委政府常抓不懈,广大果农艰苦奋斗,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赣南脐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种植生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功将脐橙种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了其它产区不能够比拟、具有固有独特外观和内在品质的脐橙优势产区;成功找到一条助民增收的好途径,赣南脐橙成为赣州名副其实的农业当家树、农村致富树和农民的摇钱树;成功实现我国加入WTO后抵御国外脐橙入侵桥头堡 的战略部署,赣南脐橙成为赣州最有特色、最有优势和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成为全国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

  州被誉为世界橙乡,是种植培养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目前赣南脐橙总面积达183万亩(2012年度为178万亩),预计2013年总产量将达150万吨,比2012年(125万吨)增产20%。赣州所辖所有县(市、区)均有脐橙分布,其中,安远、寻乌、信丰三县分布最多和最为集中。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明显滞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拉大。为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性和紧迫性。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由于战争创伤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等多种原因,迄今为止,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贫困落后面貌仍然没有正真获得根本改变。还有不少群众住在危旧土坯房里,喝不上干净水,不能正常用电,一些红军和革命烈士后代生活依然困窘;基础设施薄弱、产业体系单一、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既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于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尽快改变其贫困落后面貌,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充分的发挥其自身比较优势,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战略需要;是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二)发展机遇。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既存在着历史包袱沉重、现实基础薄弱等困难和问题,又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区位条件相对优越,是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特色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称;正处于产业转移快速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市场开发潜力大;国家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原中央苏区人民思富图强、负重拼搏的意识慢慢地加强。当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奋力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

  (三)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苏区精神,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着力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以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增强发展的支撑能力;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发展社会事业为重点,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着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原中央苏区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在原中央苏区范围内,赣南具有特殊地位,面临特殊困难,要把支持赣南加快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协同推进原中央苏区整体振兴发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力争两三年内使突出的民生问题得到一定效果解决;加快实施一批增强造血功能的工程和项目,不断的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坚持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相结合,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创新,开放合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鼓励先行先试,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强区域合作,构筑开放平台,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国家扶持,自力更生。最大限度地考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特殊地位和当前面临的特殊困难,国家在资金、项目和对口支援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通过自身努力加快发展。

  ——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集中力量打好新阶段扶贫攻坚战,编制实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稀有金属产业基地。依托本地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全力发展新材料和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建设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赣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快速通道建设,建成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

  ——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推进南岭、武夷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江河源头保护和江河综合整治,加快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保障我国南方地区生态安全。

  ——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提升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六)发展目标。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尽快完成赣州市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等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城镇化率大幅度的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很明显的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镇和乡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地增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中等水准的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中等水准,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振兴发展的第一个任务。要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集中力量尽快解决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振兴发展的积极性。

  (七)加大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加大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赣州市加快完成改造任务。适应城镇化趋势,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土坯房改造方式。全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对赣州市城市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国有农林场危房改造,十二五末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八)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力度,2014年底前解决赣州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末全面完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饮水安全任务。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鼓励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建立健全农村水质安全监测系统。

  (九)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道路建设。快速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到十二五末建立起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支持赣州市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电网企业加大投入,2013年底前全面解决赣州市部分农村不通电或电压低问题。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推进县乡道改造和连通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的等级标准和通达深度。

  (十)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将居住在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18周岁之前没有享受过定期抚恤金待遇且年满60周岁的烈士子女,以及试行义务兵役制后至《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实施前入伍、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未享受到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农村籍退役士兵等人员纳入抚恤补助范围,落实相关待遇。积极研究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失散红军等人员遗孀定期生活补助政策。支持解决上述特殊困难对象中孤老病残优抚对象的集中供养问题。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条件。

  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全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打牢振兴发展的坚实基础。

  (十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以吉泰盆地、赣抚平原商品粮基地为重点,加强粮食生产重大工程建设,逐步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基本农田保护,支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投入,积极推行单改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支持发展现代种业,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扩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规模,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将适宜丘陵山区的中小型农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支持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十二)全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面向东南沿海和港澳地区的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做强脐橙产业,加快脐橙品种选育和改良,推进标准化、有机果园建设,支持贮藏、加工、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地推进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研究建立脐橙交易中心。对脐橙实行柑橘苗木补贴政策和西果东送政策。全力发展油茶、毛竹、花卉苗木等特色林业,支持油茶示范基地县建设。积极发展蜜桔、茶叶、白莲、生猪、蔬菜、水产品、家禽等特色农产品。支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研究开展脐橙、蜜桔、白莲保险。支持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等体系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支持赣州、吉安、抚州等市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十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动城镇道路、供水、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布局,引导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支持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壮大实力,增强对周边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把有合法稳定职业和稳定住所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全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拓展农业功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鼓励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建设农民创业基地。支持赣州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按照合理地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十四)建设赣州综合交通枢纽。编制赣州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周边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的高效连接,把赣州建成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赣(州)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建设昌(南昌)吉(安)赣(州)铁路客运专线,规划研究赣州至深圳铁路客运专线和赣州至韶关铁路复线,打通赣州至珠三角、粤东沿海、厦漳泉地区的快速铁路通道,加快赣(州)井(冈山)铁路前期工作,加强赣州至湖南、广东、福建等周边省份铁路运输通道的规划研究,提升赣州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造扩建赣州黄金机场,研究建设航空口岸。适时将赣州黄金机场列为两岸空中直航航点。加快赣江航道建设,结合梯级开发实现赣州—吉安—峡江三级通航,加快建设赣州港。

  (十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铁路网络,加快鹰(潭)瑞(金)梅(州)铁路、浦(城)梅(州)铁路、广(州)梅(州)汕(头)铁路扩能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规划研究吉安至建宁铁路。研究瑞金火车站升级改造。加强公路建设,支持大庆-广州高速公路赣州繁忙路段实施扩容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兴国—赣县、寻乌—全南、乐安—宁都—于都、广昌—建宁、金溪—资溪—光泽等高速公路。加大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力度,力争县县通国道,重点推进通县二级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支持三明沙县机场新建工程,扩建吉安井冈山机场、龙岩连城机场,研究建设赣东南机场和瑞金通勤机场。

  (十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研究论证瑞金电厂扩建项目,规划建设抚州电厂、粤电大埔电厂上大压小工程等电源点项目。推进国电井冈山水电站前期工作。支持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建设赣州东(红都)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抚州至赣州东(红都)500千伏线路。提高县网供电保障能力,建设石城、崇义、安远等县220千伏变电站。取消赣州市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贷款地方财政贴息等配套费用。推进樟树—吉安—赣州、泉州—赣州、揭阳—梅州—赣州等成品油管道项目建设。依托蒙西至华中电煤运输通道建设,解决赣州地区煤运问题。支持建设赣州天然气及成品油仓储基地。

  (十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实施城镇防洪工程建设,提高赣州等市城镇防洪标准。开展上犹江引水、引韩济饶供水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韩江(高陂)大型水利枢纽前期工作,继续支持廖坊灌区工程建设。加快章江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尽快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逐步扩大赣南苏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覆盖面。将一般中小型灌区新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中小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以及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纳入中央支持范围。建立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

  坚持市场导向,立足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集聚发展、创新发展,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结构符合常理、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八)积极推动优势矿产业发展。发挥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和关键研发技术力度,促进稀土、钨等精深加工,发展高端稀土、钨新材料和应用产业,加快制造业集聚,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列为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区域,加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等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支持赣州建设稀土产业基地和稀土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扶持政策。积极地推进技术创新,提升稀土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水平,提高稀土行业集中度。依照国家稀土产业总体布局,最大限度地考虑资源地利益,在赣州组建大型稀土公司集团。国家稀土、钨矿产品生产计划指标向赣州倾斜。研究支持建设南方离子型稀土与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国家对稀土、钨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支持赣州建设南方离子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基地,研究论证建立稀有金属期货交易中心。

  (十九)加快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全力发展电子信息、现代轻纺、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的产业集群。支持设立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创业投资资金,建设高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加大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支持力度,增强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国内整车企业在赣州等市设立分厂。支持军工企业在赣州、吉安发展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支持赣州新型电子、氟盐化工、南康家具以及吉安电子信息、抚州黎川陶瓷、龙岩工程机械等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建设国家级检验检测研发技术服务平台。

  (二十)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编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加大对革命旧居旧址保护和修缮力度,发挥革命旧居旧址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支持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烈士陵园、东固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支持在瑞金建设公务员培训基地。全力发展红色旅游,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列入国家旅游发展的策略,支持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赣南与井冈山、闽西、粤东北的旅游合作,以瑞金为核心高起点建设一批精品景区和经典线A级旅游景区,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历史背景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支持赣州、吉安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

  (二十一)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健全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完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理财产品,推动建立赣闽粤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在赣州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支持和鼓励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全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研究完善物流公司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支持赣州、抚州创建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城市,推动赣州、吉安综合物流园区及广昌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展科学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和服务外包,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信用评估、广告会展、培训认证等商务服务业。适应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扶持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社会化养老等生活服务业。支持赣州建设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

  (二十二)推动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和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支持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调整行政区划,增设市辖区,推动赣县、南康、上犹与赣州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科学规划建设章康新区,扶持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吉泰走廊城镇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十三)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加大长江和珠江防护林工程及湿地保护和恢复投入力度,支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改善林相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将赣州、吉安列为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支持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加大对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扶持力度,加强草山草坡保护和利用。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继续实施崩岗侵蚀防治等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加强赣江、东江、抚河、闽江源头保护,开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水ECO保护与修复治理。深入开展瑞金、上犹等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支持开展生态移民搬迁、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将赣州市居住在库区水面木棚的农民纳入渔民上岸工程实施范围。

  (二十四)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编制矿山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加快完成赣州市历史遗留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支持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十二五末完成所有县城生活垃圾污水管网体系建设,支持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园污水处理设备建设。推进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支持赣州市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历史遗留问题综合整治,加大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支持建设赣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以及陡水湖、万安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发展农村沼气,加强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二十五)全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参与国家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支持赣州建设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严控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积极开展共伴生矿、尾矿和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稀土综合回收利用产业。支持赣州、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支持赣州开展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实施低碳农业示范和碳汇造林工程。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支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相协调,全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的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城乡居民。

  (二十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到2013年全面完成赣州市校舍危房改造,到2015年基本解决小学、初中寄宿生住宿问题。慢慢地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方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大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对赣州市的倾斜力度。统筹研究解决普通高中债务,在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等项目中对赣州等市进行倾斜。建立适应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扶持办好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贫穷的地方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向赣州等市倾斜,扩大部属师范大学的招生规模,支持免费师范毕业生到赣州等市中小学任教。支持江西省与有关部门共建江西理工大学,扶持赣州等市高等院校和稀土、钨、铀等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支持赣州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二十七)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重大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赣州市市级医院建设,支持中心城区增设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儿童、肿瘤等专科医院和市县两级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支持人口大县建设三级综合医院,到2015年千人口床位数达到江西省中等水准,2020年达到全国中等水准,提升区域性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全科医生。完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支持赣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瑞金、龙南等区域性食品药品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建设。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

  (二十八)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支持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以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及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支持赣州市加强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建设,十二五内提前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加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新闻出版资源配置上给予赣州倾斜,支持赣州按照市场化方式创办客家出版社。推动抚州黎川发展油画艺术。支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二十九)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设综合性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立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慢慢地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合理提高低保标准。支持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等设施建设。支持赣州区域性救灾减灾指挥中心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大对赣州社会救助资金支持力度。

  (三十)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积极主动为基层群众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加快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等综合性基层平台建设,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内容,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提高乡村基本运转经费保障水平。

  坚持以改革开放促振兴发展,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三十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支持赣州发展成为较大的市,依法享有相应的地方立法权。加快要素市场建设,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建设。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经济林确权流通。采取灵活性更好的措施,支持和鼓励赣州市在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投融资等方面先行开展政策探索。研究设立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鼓励先行先试,加大支持力度。支持赣州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改革试验。

  (三十二)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发挥自身优势,完善产业配套条件和产业转移推进机制,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支持设立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序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严禁高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推动赣州三南(全南、龙南、定南)和吉泰走廊建设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在条件成熟时,在赣州出口加工区的基础上按程序申请设立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推动瑞金、龙南省级开发区加快发展,支持合乎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在科学规划布局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未设立开发区的县(区、市)设立产业集聚区。支持设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三十三)推动开放合作。强化与珠三角、厦漳泉等沿海地区的经贸联系,打造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赣州三南至广东河源、瑞金兴国至福建龙岩产业走廊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开放合作新格局。支持建设赣闽、赣粤产业合作区。支持吉泰走廊开放开发,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打造重要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带。建立完善区域内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加强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密切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周边重要经济区的协作互动。鼓励与沿海地区加强铁海联运等合作。深化与台港澳地区在农业、环保、电子信息及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支持省级出口基地升级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存在特殊困难和问题,应给予特别的政策支持。

  (三十五)财税政策。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区域标准财政收支缺口。加大中央财政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财力补助。加大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对赣州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化解赣州市县乡村公益性债务,将公益性建设项目国债转贷资金全部改为拨款。中央代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向原中央苏区倾斜。统筹研究将赣州列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享受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问题。

  (三十六)投资政策。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资产金额的投入,在重点项目规划布局、审批核准、资金安排等方面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给予倾斜。中央在赣州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市级资金配套。加大扶贫资产金额的投入。国家相关专项建设资金在安排赣州市公路、铁路、民航、水利等项目时,提高投资补助标准或资本金注入比例。

  (三十七)金融政策。鼓励政策性银行在国家许可的经营事物的规模内,加大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各商业银行参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促进赣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引导功能,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支持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企业试点。支持合乎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上市融资。深化融资性担保公司或再担保公司、公司创新试点。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和支持设立村镇银行。

  (三十八)产业政策。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从规划引导、项目安排、资金配置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体系调整专项对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对合乎条件的产业项目优先规划布局。支持赣州创建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并实行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政策。

  (三十九)国土资源政策。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等方面,加大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倾斜。支持赣州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相关指标单列管理;支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研究探索对损毁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开发整理成园地的,经认定可视同补充耕地,验收后用于占补平衡;支持开展稀土采矿临时用地改革试点。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和不突破开采总量指标的前提下,支持对稀土、钨残矿、尾矿和重点建设项目压覆稀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对因资源枯竭而注销的稀土、钨采矿权,允许通过探矿权转采矿权或安排其他资源地实行接续。对稀土、钨矿等优势矿产资源在国家下达新增开采、生产总量控制指标时给予倾斜,积极支持绿色矿山建设。 (四十)生态补偿政策。将东江源、赣江源、抚河源、闽江源列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和完善,研究将贡江、抚河源头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系数,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国家加大对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投入力度。

  (四十一)人才政策。加大东部地区、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和事业单位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干部交流工作的力度。鼓励中央国家机关在瑞金设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和引智项目向原中央苏区倾斜,鼓励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支持合乎条件的单位申报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四十二)对口支援政策。建立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赣州市18个县(市、区)的机制,加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吉安、抚州的特殊困难县参照执行。鼓励和支持中央企业在赣州发展,开展帮扶活动。支持福建省、广东省组织开展省内对口支援。鼓励社会力量热情参加对口支援。

  (四十三)加强指导协调。由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指导和统筹协调,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落实,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抓紧编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实化各项政策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结合自己职能,细化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本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

  (四十四)强化组织实施。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江西、福建、广东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意见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衔接,强化协调配合,推进本意见的实施。要按照本意见确定的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探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涉及的重大政策、改革试点和建设项目按规定程序另行报批后实施。

  (四十五)弘扬苏区精神。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振奋精神、不等不靠,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推动原中央苏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开创振兴发展工作新局面。

  《中央国家机关及相关的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央国家机关及相关的单位(以下称支援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有关县(市、区),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以下简称《意见》)的明确要求,对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整体合力,一同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振兴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为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有序开展,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提升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充分的发挥支援单位职能优势,切实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帮助解决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努力构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相结合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现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

  ——科学谋划,有序实施。支援单位要根据职能特点和受援地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确定分步推进的时间表,确保对口支援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支援单位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自己优势,着眼受援地长远发展,统筹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增强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方式,多措并举。支援单位要在总结以往对口支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对口支援方式,通过人才交流、培养培训、技术上的支持、产业扶持、项目引导等多种形式,着力支持受援地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支援单位和受援地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对口支援任务全面落实。受援地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效。

  (三)工作目标。到2020年,通过支援单位、江西省、相关设区市和受援地的共同努力,使受援地有效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干部人才队伍素质全方面提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能力明显地增强,为实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一)时间安排。对口支援工作期限初步确定为2013年至2020年,2020年以后根据实施情况另行研究。

  (二)支援单位。发展改革委、中央组织部牵头,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计生委、人民银行、审计署、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安全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统计局、林业局、旅游局、法制办、台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粮食局、能源局、国防科工局、烟草局、铁路局、民航局、文物局、扶贫办、供销合作总社、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参加,共计52个支援单位。

  (三)受援地。江西省赣州市所辖18个县(市、区),以及参照执行对口支援政策的吉安市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吉水县、新干县、永丰县、泰和县、万安县和抚州市黎川县、南丰县、乐安县、宜黄县、广昌县等13个特殊困难县(区),共计31个县(市、区)。

  (四)结对原则。对赣州市18个县(市、区)原则上各安排两个支援单位做对口支援。对吉安市、抚州市的13个特殊困难县(区)各安排一个支援单位做对口支援。在具体对口支援安排上,最大限度地考虑支援单位职能优势与受援地的比较优势和发展需要。

  (五)结对安排。发展改革委、中央组织部为对口支援工作牵头部门,负责对口支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统筹指导,并结合自己职能全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不再安排具体对口支援关系。其他支援单位的结对安排如下:

  (一)加大人才技术支援。组织并且开展支援单位和受援地干部的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各支援单位要选派优秀干部到受援地挂职。实施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加快培养受援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亟需的技能型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支持引进领军型人才,帮助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加强技术指导,推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科研合作,引导鼓励科技型企业到受援地发展。

  (二)加强业务指导与支持。各支援单位要结合自己职能,紧紧围绕受援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加强业务指导,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产金额的投入、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帮助受援地加快振兴发展。

  (三)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各支援单位要加强与受援地的沟通,全方面了解受援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民生方面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充分的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协调和有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受援地支持力度,合力破解制约受援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难题。

  (四)支持中央企业组织帮扶活动。支持中央企业在赣州发展,开展帮扶活动。鼓励中央企业自主与赣州市有关县(市、区)形成帮扶关系,通过参与地方资源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实现互利双赢、一起发展。中央企业帮扶工作由国资委具体负责。

  对口支援是一项系统工作,各支援单位和受援地人民政府要格外的重视,加强协调,周密安排,扎实工作,力求取得实效。

  (一)精心组织实施。各支援单位要按照《意见》精神和本实施方案要求,抓紧与江西省、相关设区市及受援地人民政府协商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每年年初要对对口支援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力争每年有实质性进展。江西省和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完整工作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并参照本实施方案,组织安排本省、市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口支援原中央苏区有关县(市、区)。各受援地要主动配合和支持支援单位的工作,积极作为、不等不靠,合力推动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督促落实。各支援单位要将本单位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及年度工作安排、完成情况及时报送发展改革委、中央组织部。发展改革委、中央组织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对对口支援工作进行总结和效果评估,适时对对口支援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效。

  福建省、广东省要参照本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本省对口支援省内原中央苏区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对口支援,支持受援地加快振兴发展。

  坚定信念是苏区精神的灵魂。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斗争充满生死考验。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苏区军民坚持斗争、夺取胜利的根本动力。

  求真务实是苏区精神的精髓。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一心为民是苏区精神的本质。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军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各项事业,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

  清正廉洁是苏区精神的品格。党和苏维埃政府注重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创建了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培育了苏区干部好作风。

  艰苦奋斗是苏区精神的要义。苏区军民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推动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

  争创一流是苏区精神的特质。苏区军民积极生产,踊跃扩红,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涌现出模范兴国县、模范长冈乡等苏区典型和先进模范。

  无私奉献是苏区精神的内核。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苏区群众倾其所有支援革命,义无反顾支前参战。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使党和红军能够在极端艰难时期发展、壮大,最终夺取中国革命胜利。

  曾几何时,外国知名品牌脐橙在我国市场所向披靡。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上海创造了1800箱脐橙到岸2小时内被销售一空的记录。又曾几何时,赣南老表增收无门,只能辛苦耕耘在田间地头,继续着祖祖辈辈一成不变的生活。弹指一挥间,赣南种植脐橙已有40多年历史。

  继双11之后,淘宝双12抢购风潮已然当仁不让。赣南脐橙自地标馆上线后销售状况便一直是居高不下,在蔬果类目里一直是数一数二的。此次趁着双12,据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赣南脐橙的销量也是遥遥领先的,这一方面取决于其真实惠的价格,当然更重要的便是赣南脐橙多年积累下来好口碑、好品质。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辖18县(市、区)和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927万,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是江西省行政区域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赣州素有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世界钨都、世界橙乡、稀土王国、生态家园等美誉。被誉为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

  赣州是种植培养面积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正宗赣南脐橙成长于赣州山区,赣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土壤肥沃,属典型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种植柑橘特别是脐橙的优越气候和土壤条件,是中国最适宜脐橙种植的地区之一。

  优秀的条件自然而来的促使了赣南脐橙在口味、色泽以及气味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橙子,从而成为橙子届的领跑者。赣南脐橙果大皮薄,橙红鲜艳,外形好看,肉质脆嫩,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品质上乘。

  据检测,每100ml鲜脐橙汁含:柠檬酸0.80—0.95g,氨基酸203.9mg,维生素A0.127mg,维生素B10.08mg,维生素B20.03mg,维生素C55—75mg,并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维生素P、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柠檬苦素类似物、甘油糖脂质、吖啶酮、果胶等防癌物质。

  赣南脐橙是优良的绿色保健食品。中医认为,脐橙有生津止渴,舒肝理气、通乳、消食、开胃等功效,有很好的补益作用。经常食用赣南脐橙具有降低胆固醇、分解脂肪、减少有色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在人体内积累、清火养颜、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

  优质的脐橙应当表面颜色是橙红色,是自然的果皮颜色,非染色。看果皮的毛孔,果皮表面有很多毛孔,注意,别挑选毛孔特别粗大的,因为越粗糙的毛孔,果皮会很厚,所以最终选择毛孔适中,均匀的,但没有毛孔表皮特别光滑的品质也不好。在购买时,将脐橙拿到鼻子前轻嗅一番,新鲜的果实带有清新的味道。

  赣南脐橙特点为“浓、香、靓、清”,浓即为酸甜可口、脆嫩汁多、风味浓郁;香是内质丰富、芳香诱人、幽香满堂;靓为着色充分、橙红色艳、光洁靓丽,清为清火养颜、理气和中、防癌健身,深受消费者欢迎。

  方法一:用勺把在橙子中间划一道口(划一圈);把勺顺着口子塞进去,绕着橙子转一圈,轻松取下上半部分的皮,下半部分同上。方法二:拿锋利小刀切入橙皮0.5厘米,在脐橙的脐部再切入一点,切完,橙的十字刀痕交接处,用刀轻轻挑开4块皮中的一块,再用手轻轻把皮剥开,其余三片依样画葫芦能轻松剥开。

  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把橙子放在桌上,用手掌来回揉搓,揉搓一会儿再剥,橙子就会像橘子一样容易剥皮。

  到2015年,赣南脐橙面积发展到200万亩,产量达到200万吨,建成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到2020年,赣南脐橙稳定发展到220万亩,总产量达到300万吨,果园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贮藏能力达到总产量的60%以上,鲜果商品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精深加工能力达到总产量20%以上。